1945年初,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,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,美国对日本的广岛、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,苏联在远东组成强大军团短短几天就击溃了七十多万日本关东军。8月9日,毛泽东发表《对日寇的最后一战》声明,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,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。9月2日,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。中国人民坚持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。
抗战胜利给饱受大扫荡摧残的太行山根据地军民带来极大的喜悦,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消息更使人们相信中国很快就会结束战争,太行山上一片团结奋进、欢欣鼓舞景象。
然而,和平的幻想很快因国民党蒋介石蓄意挑起内战而破灭,阎锡山的晋军向根据地扑来,开始在太行山抢地盘,接连占领了长治、长子、壶关等许多县城。共产党晋冀鲁豫军区在刘伯承、邓小平领导下,发动根据地军民,积极备战,有理有理有节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。
1945年10月,我军在上党战役取得胜利,收复了以长治为中心的广大地区,很好地配合了毛泽东主席在重庆的国共谈判。重庆谈判的结果是双方签订了《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》,因签订日期是10月10日,史称“双十协定”。重庆谈判达成了阶段性争取和平的共识。
收复长治后,原八路军总司令部领导的军工部迁入长治市,划归晋冀鲁豫军区和边区政府双重领导,后改为军工处。1946年2月,军工处决定恢复工业学校,继续为军工生产培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,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。因学校在长治市恢复,故定名为长治工业学校。校址选在了以前阎锡山专门关押政治犯的模范监狱。

长治工业学校的负责人是牛宝印(见照片),专职教师有柴毅等人,老师皆来自兵工厂的技术干部,军工处宣传科科长厉瑞康兼任该校政治教师。学员来自各部队和军工处所属兵工厂,全校共有男女学生100多名。学生实行供给制,吃穿用全由学校发给。

长治工业学校不仅启用了太行工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,也基本上沿用了太行工业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学模式。学校处于刚起步阶段,只开设有语文、算术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等普通课程,并初步制订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。学校上午上课,下午劳动,铲除校园杂草,自己开园种菜。
1946年6月,正当人民兵工开始向和平转变、人民兵工教育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,蒋介石悍然在全国挑起内战。从这一新的形势出发,人民兵工在党的领导下及时进行了调整,兵工厂生产任务日益增大,急需补充职工,恢复生产。1946年7月,军工处决定长治工业学校停办,学员基本上回到原兵工厂参加生产,厉瑞康等人被充实到各兵工厂的领导岗位。
长治工业学校虽然只存在了五个多月,但她是太行工业学校的延续,是兵工人对兵工教育的执着坚守,是中北大学从太行山走来薪火相传、弦歌不辍的重要一环。
(樊毓编辑供稿)